發布時間:2022-04-13點擊次數:打印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生態環境部、應急部、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聚焦創新發展、產業結構、產業布局、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安全發展等6大重點任務。
其中,在加快綠色低碳發展方面著重提出,要發展清潔生產綠色制造,滾動開展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和綠色園區認定,構建全生命周期綠色制造體系,鼓勵企業采用清潔生產技術裝備改造提升,從源頭促進工業廢物“減量化”;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效率,推動石化化工與建材、冶金、節能環保等行業耦合發展,提高工業副產石膏等固廢綜合利用水平,推動廢塑料、廢棄橡膠等廢舊化工材料再生和循環利用。
十四五以來,國家在《“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十四五綠色工業發展規劃》《“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等多個重要文件中均對廢塑料領域提出了重點的強調和部署,可見國家層對塑料污染治理和循環利用方面的重視。
廢塑料化學循環
我國是全球塑料生產和消費大國。塑料產品使人們生活便利,同時也帶來資源消耗、“白色污染”等問題。據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此前發布的報告,2020年全國產生廢塑料約6000萬噸,其中回收量約為1600萬噸,廢塑料總體回收率為26.7%。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尤其是電商、快遞、外賣等新業態的迅速發展,塑料制品的用量逐年增加,由此帶來的廢塑料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廢塑料循環利用是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原生資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廢塑料實現循環利用。既可以節約能源、減少污染排放,又能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對實現“雙碳”目標和循環經濟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廢塑料化學循環,是指通過改變聚合物的化學結構將廢塑料轉化為塑料單體等組分,進而制造新的塑料或其他有價值的化工產品的過程,是解決廢塑料處理問題的一條先進技術路徑。
恒譽環保推動廢塑料化學循環技術發展
恒譽環保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廢塑料化學循環領域的探索和研究,2020年6月16日,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牽頭,聯合中國石化(Sinopec)、中國石油(CNPC)、巴斯夫(BASF)、沙特基礎工業 (SABIC)、利安德巴塞爾(LyondellBasell)、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霍尼韋爾(Honeywell)、陶氏(DOW)、SK致新(SK geocentric)、LG化學(LG Chem)、殼牌(Shell)、伊士曼(Eastman)、英力士(INEOS)、科思創(Covestro)、亨斯邁(Huntsman)、恒譽環保(Niu Tech)等19家在化學循環領域樹立了重要戰略目標的國內外企業,共同成立化學循環課題組。
作為課題組的創始企業,恒譽環保與十多家世界前沿的企業一道,致力于推動廢塑料化學回收行業標準和政策的制定,共同完成《廢塑料化學循環白皮書》的編制,切實推動化學循環技術在國內的發展,促進廢塑料化學回收技術進步和行業發展。
恒譽環保 工業連續化廢塑料熱解生產線
恒譽環保針對廢塑料化學領域展開針對性科研和技術攻關,歷經多年深耕,突破關鍵技術難點和瓶頸,以熱解技術實現廢塑料化學循環處置。
恒譽環保自主研發的工業連續化廢塑料熱解生產線,技術及裝備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通過對PP、PE、PS等單一或混合塑料進行較徹底的分解,使其回到小分子或單體狀態,產出燃料油、固體燃料和不凝可燃氣,在安全、環保、連續穩定運行的前提下,實現對廢塑料的無害化、減量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
該套生產線獨有的“工藝+結構”設計以及無結焦、熱分散等專利技術徹底解決了物料易結焦這一行業世界性難題,實現了生產線連續穩定運行;導熱面積可調,物料分散且受熱均勻,熱解溫度恒定,熱傳導效率高;專有的煙氣余熱回收利用技術,降低了能耗,減少了煙氣排放量,節能減排優勢顯著。處理成本遠低于行業內其他技術與裝備。
恒譽環保廢塑料熱解處置方案已應用于丹麥、泰國等多個項目,所得裂解產物再用于制造新塑料,實現了從廢塑料到新塑料的化學循環,獲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丹麥廢塑料熱解處置項目
泰國廢塑料熱解處置項目
恒譽環保專注于有機廢棄物熱解技術的研發與裝備制造,堅持以科技創新驅動企業發展,截至目前恒譽環保擁有國內授權專利79項,國際授權發明專利 13項,技術及裝備被國家權威部門鑒定為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國內少數具備有機廢棄物工業連續化裂解設備實際交付能力的企業。
公司,擁有高水準的科研實力、國際化的裝備制造能力、專業的工程實施及售后團隊、多元化的商業合作模式,為客戶提供專業的有機廢棄物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置一體化解決方案。以科技改善環境,讓綠色驅動未來!
掃描二維碼 關注恒譽環保